全站搜索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AGV市场简讯-第73期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9020

日期:2023-12-08

💡 新鲜事,我来报,行业资讯早知道

简讯要点:

1.中国机器人领域11月发生14起融资,6起超亿元,总额14亿。重点在人形、医疗、特种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航景创新等融资12亿。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显著进展,不同领域企业推动技术创新。
2.《趣味》月刊3月号文章回顾机器人百年历史,指出机器人已成制造、探索、医疗等领域不可或缺工具。全球约有350万个机器人,应用广泛,包括家务、医疗、探索等。未来机器人发展势头强劲,尤其在协作机器人领域。
3.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2年1月至10月营收超1300亿元人民币。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协作机器人领域达国际水平。中国与国际巨头合作愈加密切,产业迎头赶上,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4.宁德时代与香港科技园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和创新研发中心,共推动本地绿色科技生态圈,实现零碳目标。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有36.9%份额,考虑在港交所上市,或于明年实施。

本日简讯

1.大额频现!单笔高达8亿!11月机器人融资信息出炉,看看榜上都有谁?

2023年11月,中国机器人领域共发生14起融资事件,涵盖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其中,6起融资金额超过亿元,总融资额达14亿。融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形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如银河通用机器人、航景创新、真健康、极目机器人、邦尔骨科等,共融资超过12亿。具体来看,银河通用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5月,致力于智能机器人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和电池制造。邦尔骨科医院集团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骨科连锁医院龙头,于11月9日完成超过8亿元的Pre-IPO轮融资。极目机器人则专注于农业智能化装备,成立于2016年,11月16日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真健康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11月23日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微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主要用于微米级高精度眼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研究和产业化。航景创新,一家大载荷无人直升机研发商,宣布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提升生产能力、产品迭代和团队建设。在工业机器人及零部件领域,丽天智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主要用于光伏电站机器人的产品研发。同川科技再获A轮融资,提供精密传动部件,用于机器人行业。赛那德数字技术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以流程式机器人及视觉算法平台为主。中航创世机器人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用于神经康复领域的聚焦与创新。在特种机器人领域,世航智能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专注水体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无人装备。量子智能获1500万Pre-A轮融资,主要用于技术及产品迭代、团队扩充及市场拓展。航景创新宣布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主要用于提升量产制造交付能力、新老产品迭代和团队建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迎来国资进场,注册于北京市经开区机器人创新产业园。银河通用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由美团领投。服务机器人领域,越凡创新获得数千万元B轮融资,致力于提供全自主服务机器人技术及系统方案。总体而言,这些融资事件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各领域企业纷纷获得投资,推动着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机器人100岁了!有350万个机器人与人类一起生活

《趣味》月刊3月号刊载了一篇题为《机器人100年》的文章,作者为比森特·费尔南德斯·德博瓦迪利亚。文章回顾了机器人的历史,并展望了未来,指出机器人已经成为制造、空间探索和医疗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全球约有350万个机器人与人类共同生活,且这一数字迅速增长。文章强调了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装配线、家务、空中巡查、医疗协助等。在谈及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时,文章提到了机器人的诞生源于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科幻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并解释了“机器人”一词的起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从最初的笨重机械臂发展到如今更灵活、专业的机器人模型。文章还指出,人形机器人并非设计的唯一目标,机器人的外观越来越远离人类特征,设计逐渐趋向实用性和功能性。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从工业生产到探索外星,甚至涉足货运和家务服务。特别提到了广受欢迎的扫地机器人“隆巴”及其在家务领域的成功应用。文章还强调了自动学习技能的重要性,并指出5G网络将成为推动机器人发展的加速器之一。从经济角度看,机器人在家庭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几年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文章强调了协作机器人的重要性,即那些能够与人类在工厂和生产中协同工作但不替代人类的机器人。总体而言,文章认为机器人将持续与人类共存,未来百年可能只是其发展的起点。

3.自主品牌取得进展,海外巨头加大投入,中国机器人产业势头强劲

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的202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环球时报》记者报道了多款由中国科技企业和高校实验室研发的机器人作品,包括排成阵列的小机器人、趴下起立的机器狗、采收葡萄的半身机器人等。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加速。根据发布的《2022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数据》,中国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今年1月至10月,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机器人产品进出口总额达26.6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国机器人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至2022年,上市机器人企业从62家增至86家。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营收比重高于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平均水平。曲道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理事长,表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正迅速发展,而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已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中国机器人企业正在通过引进和整合海外技术,以及布局海外市场,来弥补技术链条的不足。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各级教育机构正在积极推动机器人专业教育,形成了中高本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尽管中国机器人产业与国际巨头存在一定差距,但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海外技术并购来迎头赶上。安川电机和德国欧德神思软件集团等国际公司表示,他们与中国的合作不会“脱钩”,而是愿意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中国机器人产业正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头部企业的迅速崛起预示着未来可能实现对西方的赶超。

4.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将在香港地区设立国际总部

香港科技园公司宣布,将于12月7日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宁德时代计划在香港设立其国际总部,并在香港科学园内建立“宁德时代香港科技创新研发中心”,致力于推动本地绿色科技生态圈的发展,共同实现零碳目标。此举被视为对香港地区新能源技术产业、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有力推动。宁德时代将在香港科技园展开研发,致力于探索时代前沿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合作将充分发挥科技园公司的配套优势,加速香港地区新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助力香港成为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根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的最新数据,2023年前10个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52.2吉瓦时(GWh),同比增长44%。在这一增长趋势中,宁德时代以203.8吉瓦时的装车量和51.1%的同比增长率脱颖而出,占据36.9%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榜首。此外,有消息称,宁德时代正考虑在港交所上市。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已与财务顾问就潜在上市进行了内外部讨论,最早可能于明年上市。这一举措将为宁德时代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本日简讯重点行业关键词

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 宁德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