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市场简讯-第65期
日期:2023-11-22
💡 新鲜事,我来报,行业资讯早知道
简讯要点:
1.北京医疗机器人领先全国,白皮书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70亿元,占全国市场30%以上。Celestial Oncology与创新中心合作引入4π全方位放疗系统,填补国内产业空白。白皮书建议构建创新生态,培育领军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
2.重庆火锅店“机器人”服务员成热搜,实为老板娘扮演。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各领域广泛应用,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2.2万余家。工信部提出“机器人+”行动计划,强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2023年增速为7%。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医疗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智能口红定制机展示了机器人在传统制造业中的潜力。工业机器人发展与人工智能结合将重新定义自动化格局。国内政策鼓励产业发展,2022年国产机器人产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深开鸿与乐聚机器人发布基于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适用于医疗、家庭、工厂。具17个自由度,支持多编程语言。上海开普勒发布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仿生结构,具复杂功能。深开鸿成立于2021年,乐聚机器人已融资3亿。机器人市场有望成为颠覆性产品,预计2030年我国市场规模达8700亿元。
4.河南凤彩农业公司研发的智能灌溉机器人在睢县投入使用,一天内完成300亩地的灌溉任务,实现省时省力。该机器人采用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传感器,实时监测、控制灌溉、施肥、打草药、排水等操作。创业者王智豪专注于农业智能化,推广至多地。
本日简讯
1.北京医疗机器人创新能力全国第一,2025年规模将达70亿元
第五届国际医用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在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上成功举办,北京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发布《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北京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居全国首位,企业数量和创新能力占据领先地位。预计2025年,北京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0亿元,占全国市场30%以上。Celestial Oncology签约与创新中心合作,将4π全方位放疗系统引入北京,填补国内产业空白。白皮书建议构建创新生态,培育领军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高附加值。同时,呼吁加强部际协调,推动市场化应用拓展,支持医工企业共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促进产业创新与深度融合。
2.工业机器人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重庆一家火锅店的“机器人”服务员成为热搜,原来是老板娘扮演的。杭州亚运会上,机器人负责捡球、清洁与导航工作。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广泛应用,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23万家,2023年1-10月新增注册企业2.2万余家。工业机器人已助力电子、物流、化工、医疗、汽车等各领域提升生产效率。工信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强调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工业机器人被视为关键基础设施,其发展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在全球竞争中,工业机器人市场仍是热点,预计2023年全球市场增速为7%。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3C电子、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智能口红定制机展示了机器人在传统制造业中的潜力。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重新定义自动化格局。国内政策鼓励产业发展,国产机器人价格优势显著,2022年产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加速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和广泛应用。
3.神仙打架!又两款新品接连面世,人形机器人再引资本狂欢
深开鸿与乐聚机器人宣布推出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搭载万物智联教学系统,适用于智慧医疗、智慧家庭、智慧工厂等场景。该机器人具有17个自由度,尺寸为346mm*224mm*118mm,重1.73Kg,支持图形编程、C/C++、Js/ArkTS高级编程语言。与此同时,上海开普勒探索机器人有限公司也发布了开普勒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包括先行者K1、先行者S1和先行者D1三个型号。该系列机器人以仿生类人行结构和运动控制为目标,具备高度仿生的类人手部结构,支持复杂地形行走、智能规避障碍、手部操控、负重搬运、手眼协同操作等功能。深开鸿成立于2021年,由深圳市亿鑫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控股,而乐聚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已完成5轮融资,获得超过3亿的资金支持。开普勒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身高178cm,体重85kg,具备12个自由度的智能灵巧手,适用于教育科研、自动化生产线、巡检、危险环境检测等多个场景。这些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展示了开源鸿蒙系统和高仿生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工信部表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4.智能机器人“下地” 高标准农田受益
11月18日,河南凤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灌溉机器人在睢县董店街道刘阁村示范田投入使用。该机器人由手机操作,能自主巡航作业,一天内完成300亩地的灌溉任务,实现了省时省力。目前,该机器人已在睢县的多个村庄投入使用,包括孙聚寨乡滑楼村、平岗镇苗楼村、河集乡大郭村等。这款智能灌溉机器人是河南凤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推出的第四代灌溉设备。它采用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传感器,实时监测、收集、分析农田的温度、湿度、光照、肥料、风力等数据,并能自动控制灌溉、施肥、打草药、排水等操作。该机器人具备喷水半径65—80米,360度旋转,模拟降雨效果,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田地,且能适应有树木和电线杆的地块。创业者王智豪是一名返乡大学生,在创办河南凤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专注于草莓工厂化育苗和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推广。2018年,他意识到农业智能化的重要性,开始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如智能灌溉机器人和大田植保机器人。这些创新设备不仅在本地得到应用,还推广到其他地区,如中原农谷、周口农高区,甚至江西、山东和陕西等地。近年来,睢县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支持,加强绿色生产方式,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同步,睢县通过“智汇睢州”引才入睢工程引进了一批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的转化。
本日简讯重点行业关键词
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灌溉机器人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