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AGV市场简讯-第62期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8270

日期:2023-11-17

💡 新鲜事,我来报,行业资讯早知道

简讯要点:

1.国泰君安报告指出,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厂商积极涉足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迭代预示着市场爆发。执行器总成被视为核心,相关零部件市场空间显著增长,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二次成长机遇。
2.上海机器人政策带动企业机遇,工程机械9月出口稳步,叉车销售增势强劲。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期,AI和特斯拉助推产业发展。国内机器人政策推动研发,银都股份、永创智能在商用餐饮设备领域展现增长潜力。
3.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未来产业新赛道,我国在该领域已取得突破,市场潜力巨大。挑战包括解决成本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政策提出“小目标”,鼓励产业创新和技术融合,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4.亚马逊推出”业务Astro”安保机器人,售价2349.99美元,为企业提供巡逻和监控服务。配备高清摄像头和夜视功能,可实时监控和双向通话。企业选择不同订阅服务,包括”Virtual Security Guard”等,以增强安保功能。此举拓展了亚马逊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场景。

本日简讯

1.汽车厂商积极投入人形机器人产业 汽车零部件迎再成长机遇

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厂商积极涉足人形机器人产业,借助汽车行业的研发、制造和资金优势,迎接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蓝海爆发。特斯拉将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系列视为与电动车Model系列同等重要,致力于超越工业、商业和家庭场景的限制,填补劳动力缺口,实现机器代替人类执行危险、乏味、重复的工作。报告指出,2022-2023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迭代加速,逐步接近商业化应用,预示着人形机器人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在这一趋势中,执行器总成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硬件的核心,其中旋转执行器和线性执行器分别占据成本的38.4%和33.6%。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量产,执行器总成预计将仍然是最主要的成本组成部分。报告指出,相关零部件,如无框力矩电机、精密减速器、滚柱丝杠、力传感器、空心杯电机,将在量产后呈现显著增长的市场空间,为相关供应链提供弹性。报告还强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通过向机器人产业延伸,抓住特斯拉产业链的二次成长机遇。推荐关注特斯拉车链供应商以及已具备机器人相关业务或潜在延伸可能的公司,如双环传动、拓普集团、精锻科技,以及潜在受益标的如三花智控、贝斯特等。这一趋势将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曲线,打开机器人市场的投资机会。

2.上海市机器人产业政策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机械行业持续走高

上海市机器人产业政策的实施为相关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特别是对于11月人形机器人相关事件的关注可能催生新的产业链机会。根据海关数据,我国工程机械在9月份的出口额为291.49亿元,同比增长1.83%;1-9月累计出口额为2593.5亿元,同比增长21.7%。国内挖机等产品在全球市场仍具有强大竞争力,与一带一路经济体的合作有望提振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的出口规模。9月份叉车销售达9.99万台,同比增长16.3%,其中国内市场销量为6.63万台,同比增长19.5%;出口市场销量为3.37万台,同比增长10.5%。锂电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得国内高性价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依然具备竞争力,预计叉车行业将维持高景气。国内叉车企业不断推进电动化产品结构改善和国际化业务布局,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处于商业化前期,软硬件的不断迭代是实现“类人类”功能的关键,解决成本问题是产业化的前提。AI的赋能和特斯拉的涉足预计将加速机器人产业的商业化进程。国内机器人相关政策的不断推出也积极推动着机器人研发建设。在商用餐饮设备领域,银都股份和永创智能通过中长期份额提升和品类拓展等逻辑展现了增长潜力。

3.中经评论:人形机器人潜力大应用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未来产业,其中人形机器人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有一定基础和优势,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一些突破。在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背景下,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大发展。然而,要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高端需求,仍存在一些挑战。关键技术短板和成本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商业化前期,需要软硬件不断迭代,解决成本问题是产业化的前提。中国政府提出的“小目标”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通过产业化解决成本问题。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最“烧钱”的产业之一,面临研发投入大、产品力弱导致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采取“机器人即服务”模式或许是有效降低人形机器人应用成本的途径,加速灵活部署。突破关键技术是产业化的关键。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创新,构建完善人形机器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为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鼓励企业加快人形机器人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人形机器人代表最前沿高端技术,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标志。尽管面临投资大、回报少的挑战,但其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巨大,是未来产业的典型特征。

4.亚马逊推出安保机器人 Astro,可在商业场所巡逻

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名为”Astro for Business”的安保机器人,售价2349.99美元,专为企业提供巡逻和监控服务。这款机器人配备了高清潜望镜摄像头,具备夜视功能,可提供全天候实时画面监控和双向通话。企业可选择三种不同的订阅服务,其中99美元/月的”Virtual Security Guard”服务使机器人能够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通知Ring的快速响应代理。但要使用该服务,企业需额外订阅每月20美元的”Ring Protect Pro”和每月60美元的”Astro Secure”两项服务。”Ring Protect Pro”服务允许用户保存设备录像长达180天,并与Ring的运动传感器和报警器同步。而”Astro Secure”服务则使机器人能够自主巡逻,沿着用户自定义的路线移动,并在发生可疑活动时向用户发送警报,自动前往被触发的传感器位置进行监察。此前,亚马逊去年推出了面向家庭的类似机器人”Astro for Home”,定价1599.99美元,但目前仍需通过邀请购买。新推出的”Astro for Business”是亚马逊在机器人领域的又一创新产品,通过为企业提供安保巡逻和监控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

本日简讯重点行业关键词

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 亚马逊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