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AGV市场简讯-第59期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8740

日期:2023-11-14

💡 新鲜事,我来报,行业资讯早知道

简讯要点:

1.丰田物料搬运公司发布了新款电动充气轮胎叉车,适用于室外各种地形,特别适用于零售行业。新型叉车有48V和80V两种型号,采用前沿技术提高了操作效率,提供多种起重能力选项。标配的主动稳定系统和交流驱动提升了安全性和整体效率。
2.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飘萍与冯莉莉副教授合作,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赵彦利教授研发了“声子液体”型光热电转换纳米药物,成功实现了光热电抗肿瘤治疗。这种“温控纳米机器人”可在肿瘤部位调整内置电场,提高治疗效率,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新希望。
3.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学校发起建立“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加强校企合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4.中国民航大学和成都圭目机器人研发的“机场道面健康检测机器人系统”首次在罗马Fumicino国际机场执行任务,标志着中国民航原创技术在欧洲大型机场首次应用。系统每小时检测机场道面,提供高效准确的病害信息,受到罗马国际机场方的高度认可。成都圭目机器人董事长桂仲成表示,这是中国民航原创高新技术迈向全球的重要一步。

本日简讯

1.丰田物料搬运推出新型电动充气轮胎叉车

丰田物料搬运公司(TMH)最近发布了一系列创新的电动充气轮胎叉车,涵盖了48V和80V两种型号。这些耐用的叉车专为室外不同地形和各种天气条件设计,尤其适用于零售行业,如木材场、家居中心、园艺和商店支持应用。丰田物料搬运的高级副总裁Tony Miller表示,新的48V和80V电动充气轮胎叉车树立了质量物料搬运解决方案的新标准,通过整合前沿技术,提高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这些新型号有六种不同的起重能力,范围从3,000到7,000磅,提供了经济高效和可靠的解决方案。采用丰田的主动稳定系统(SAS)可在操作员遇到意外负载和速度条件时即刻启动,增强了安全性。标配交流驱动降低了噪音和振动水平,再生制动系统通过调节卡车速度和节约能源提高了整体效率。此外,叉车还具备负荷感应动力转向和节能特性,为操作员提供平稳的操控体验。这一系列产品体现了丰田物料搬运公司对创新和改进的不懈追求,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高效和可靠的物料搬运解决方案。

2.Science子刊发表!哈工程成功研发治疗肿瘤“液体机器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杨飘萍教授与冯莉莉副教授合作,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赵彦利教授共同研发了一种创新的“声子液体”型光热电转换纳米药物,成功实现了光热电抗肿瘤治疗剂的设计合成。该疗法通过在癌症患者的患病部位植入具有液体和晶体属性的“液体机器人”,可以自由传导声子和电子,并具有智能响应外界温差的能力,调整内置电场,最大化光热电疗法在肿瘤部位的治疗效率。这种“温控纳米机器人”采用808nm近红外激光和外部冷源交替刺激,响应温差变化,形成内置电场,催化产生有毒的超氧阴离子,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研究结果显示,该纳米颗粒在光热电治疗时能够累积在线粒体内,抑制热休克蛋白,为精确高效的肿瘤治疗提供了转化前景,拓展了新的研发路径。这项研究成果以“高铜离子迁移率的线粒体靶向Cu3VS4纳米结构用于光热电治疗”为题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杨飘萍教授团队的深耕基础科研以及在肿瘤诊疗体系构建、疗效评价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为未来的生命健康领域提供了创新成果。

3.“机器人工友”来了,建筑人准备好了吗

建筑业迅速转型,机器人在工地上扮演重要角色,涵盖喷漆、地面整平、焊接等多项任务。机器人施工提高效率、减少随机性,降低工人登高作业风险,增强施工安全性。智能建造时代下,高校调整建筑技术专业培养,注重人工智能、计算建筑学等方向。建筑行业对懂编程的建筑人才需求大增,例如在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中。校企合作实践从传统“1+1”模式过渡到数字化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沉浸式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机会。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建筑技术学院以“智能”为关键词,加强数理基础和计算机相关课程。学院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具备设计和编程基础的建筑师。面向未来,学校以数字化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沉浸式培养模式,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创造创新能力的建筑人才。李煜副院长介绍,学生将有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机会,参与前沿课题研究。实践导师来自企业,提供实际经验指导。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北京建筑大学发起“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培养建筑、规划、设计等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加强,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数字时代,建筑人才培养要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和新时代“中国智慧”。北京建筑大学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变迁,提高创造创新能力。中建三局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了许多具备实践经验的青年建设者。

4.国内原创道面检测机器人系统进军欧洲机场

中国民航大学和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机场道面健康检测机器人系统”首次在意大利罗马Fumicino国际机场执行道面检测任务,标志着中国民航原创技术在欧洲大型机场首次应用。这一系统能每小时对机场道面进行检测,提供厘米级病害位置信息,获取道面的三维数字模型。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或半自动检测手段,该系统在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检测结果详细记录了罗马Fumicino机场跑道的现状和潜在风险,同时提供了道面表观病害及结构病害信息,为机场提供了道面维修养护建议。此次机器人系统在罗马国际机场的应用受到了机场方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认可。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桂仲成博士表示,这标志着中国民航原创高新技术走向全球的重要一步。在今年3月启动的罗马机场创新竞赛中,该机器人系统作为专项冠军,于2023年10月底前往罗马执行道面检测任务。这一项目吸引了全球80多个国家、500多个创新型企业的参与,展示了中国先进科技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先地位。

本日简讯重点行业关键词

机器人 电动叉车 液体机器人 建筑机器人 检测机器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