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AGV市场简讯-第70期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9280

日期:2023-12-05

💡 新鲜事,我来报,行业资讯早知道

简讯要点:

1.杭州一加油站引入“驿公里能源臂”机器人,采用激光雷达定位和智能机械臂,自动完成加油全程。该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准确识别车辆油箱盖,在120秒内高效完成开盖和插拔,显著提高加油效率。车主无需下车,可在车内完成扫码、加油和支付,实现更便捷的加油体验。
2.2023日本国际机器人展聚焦“机器人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650+企业参展,中国企业展示超轻人机械臂、智能相机,引领智能机器人时代。展会受瞩目,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前景广阔。
3.惠州华康医院成功使用国产“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双侧跟骨粉碎性骨折,实现骨科微创、智能化手术。机器人精准定位、提高操作精度,为患者减轻疼痛、缩小伤口,标志着医院在数字与智能微创骨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成功利用人工智能合成了火星催化剂,实现了在火星自主制氧的突破。智能机器人“小来”通过化学预处理和激光测定,模拟最佳催化剂配方,以每平方米每小时59.08克的速率制氧,为未来火星生存和航天提供可能性。

本日简讯

1.杭州现加油机器人:自动拧油箱盖、提枪加油

12月4日消息,杭州一加油站亮相了“加油机器人”,在加油全程自动执行,效率甚至超过人工加油。机器人使用激光雷达定位加油口,伸缩臂吸头轻松打开油箱盖。智能机械臂夹手自动解开油箱盖,将其置于事先贴在车身下方的“托台”上。机器人随后使用夹手拿起油枪,插入油箱完成加油,整个过程流畅高效。这台加油机器人名为“驿公里能源臂”,由浙江驿公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高速石油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该机器人能准确识别超过90%的乘用车油箱盖结构,收到加油指令后,在120秒内完成全部开盖和插拔操作,显著提高加油效率。车主只需将车停好,无需下车,即可在车内完成扫码、加油和支付等操作,为加油提供更为便捷的体验。这一创新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汽车服务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2.日本国际机器人展中国展商亮点纷呈

正在举行的2023日本国际机器人展吸引了来自全球顶尖机器人企业的关注。本次展会以“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共有650多家企业和团体参展,创下历史新高。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展出了涵盖人机交互、3D虚拟、远程控制等多项创新技术的产品,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其中,睿尔曼智能公司展示了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具备码放商品、写书法、搬运等功能。梅卡曼德机器人展出了工业级3D相机、深筐抓取等多项智能机器人应用,助力机器人迈入智能时代。遨博智能机器人公司展示了按摩理疗机器人、咖啡师机器人等,产品以高质量、高性价比著称。展会吸引了海内外观众的关注,中国企业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上崭露头角,展望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3.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上岗”

在惠州华康医院,一名患有双侧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接受了“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手术治疗。这是该医院首次使用这一国产手术机器人进行骨科手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国际上首台同时适用于脊柱及创伤手术的设备,具备智能手术规划系统、2D图像自动注册算法和3D图像断层平面重建算法,配备高精度光学跟踪系统和智能六轴机械臂。该机器人通过实时追踪,辅助医生精准定位植入物或手术器械,精度达亚毫米级,特别适用于微创手术和高风险区域手术。医生称,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提高了钉道规划、靶点定位和精密操作的质量,助力医生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骨科精准微创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机器人通过先进的尖端技术实现可视化重建骨骼模型、人工智能规划手术路径和人工智能精准放置等关键技术,使医生能够在手术中“看得见,打得准,拿得稳”。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还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加速了术后康复。在此次手术中,医生成功为患者完成修复手术,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伤口小且无肿胀。机器人的引入使骨科手术更加精准、智能化和微创化,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术中辐射,提高了手术效率。随着手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惠州华康医院骨科团队将继续在数字与智能微创骨科领域中创新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先进的治疗方式。

4.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智能机器人,有助于在火星上制造氧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在火星陨石为原材料的基础上成功合成了制氧反应的催化剂,为在火星上实现自主制氧迈出了一步。通过使用名为“小来”的智能机器人,科学家们对火星矿石进行化学预处理,使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测定金属含量,最终制成催化剂并利用其进行制氧。这款智能机器人经过训练,能够在复杂条件下模拟最佳催化剂配方和制氧反应条件。实验证明,在模拟火星条件下,机器人制作的催化剂能够以每平方米每小时59.08克的速率生成氧气,为火星创造宜居环境提供可能性。此举不仅为火星基地提供了生存必需的氧气,还为未来航天器往返火星和地球提供了可能性,因为火箭推进剂也需要大量氧气。虽然火星探测和移民离我们仍有一段距离,但这一技术突破为未来人类在外太空定居打下了基础。科学家们还在探索其他利用火星资源的方法,如使用火星土壤制作混凝土等,为可持续生存提供多样性选择。

本日简讯重点行业关键词

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 加油机器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